内蒙古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深入社区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
来源:     时间: 2017-01-19 09:43     时间:2017-01-19     作者: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精神,为了使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做到位,使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尽可能就业,让残疾人同步奔小康。内蒙古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2017年1月12日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光明路办事处电子路社区走访调研了残疾人就业方面情况,并征求了意见和建议。

 

    电子路社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北部,东临电子路,西临扎答盖河,南至光明西街,北至车站西街(原大庆路)。辖区总面积0.24平方公里,社区总人口4275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722人。电子路社区现有持证残疾人47人。其中视力残疾2人,听力残疾7人,肢体残疾25人,智力残疾7人,精神残疾3人,多重残疾3人。一二级重度残疾人18人。18到60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28人,其中:8人就业,7人办理退休手续,10人吃低保,其余3人依靠父母抚养。

 

    电子路社区残疾人未就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因重度残疾,无劳动能力,无法就业,这部分人员一般国家会给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二是有的虽还有劳动能力,但重体力活不能干,轻度体力活因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也无法就业。三是有的残疾人就业不稳定,个人和用工单位的需求不对接,一份工作总干不长,于是干脆不想干了,回家吃低保。

 

    社区就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多给予残疾人就业服务方面的政策扶持,比如,对个体创业的残疾人的税费减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落实,同时加大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工作,让社会了解残疾人也能行,也能干好工作,让用人单位愿意招录聘用残疾人。多管齐下。二是要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让残疾人有一技之长,这就要搞一些有切实效果的技能培训。在进行培训时,要量体裁衣,有的放矢,培训残疾人想学习的项目,让残疾人就业更有竞争力。但,培训也存在困难,一是项目还不够多样化,有的残疾人想学某种技能,比如,烹饪,可报名的不多,残联因为条件所限,也很难自己开班,这种情形,可以让残疾人到社会办学的培训班学习技能,然后残联给报销部分或全部学费。另外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的残疾人对参加技能培训缺乏热情,他们吃惯了低保,觉得培训几天,也难学到多少技能,还是找不到他们认为的好工作,即便是免费培训,也不参加,这就需要加强对残疾人就业观的指导工作,让残疾人有从小事做起的决心,有踏踏实实做事的心态,愿意做一个自尊自强的人,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更多的残疾人成为国家的人力资源,而不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