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300多名残疾人欢聚内蒙古图书馆,参加庆祝国际残疾人日暨内蒙古图书馆无障碍电影制作首发仪式。
正如今年的主题“赋予残疾人权力,确保包容与平等”。要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共享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成果,无障碍生活是充分必要条件。内蒙古图书馆正是无障碍理念的践行者。中国无障碍电影一直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和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发行。2018年初,内蒙古图书馆和中国盲文出版社多方联系沟通,中国盲文出版社同意把部分无障碍电影的制作交由内蒙古图书馆,这是全国第一家省级图书馆承揽此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同年9月底,在文化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图书馆圆满完成了两部无障碍电影《林家铺子》和《红十字作证》的制作,并通过了中国盲文出版社的验收,也有了今天的首发仪式,以及这顿饕餮大餐。
尤令我感动的是,金鸿君老师的主持语、赵景旗书记和苏日娜老师的致辞中,称呼残疾人“我们”,而不是“他们”,这一字之差,消除了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的认识障碍。盲生尹志芳一曲《感恩》,不仅唱出了盲人的心声,也唱出了听力残疾人的心语。
电影《林家铺子》是根据矛盾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我小时候看过,说实话,没看懂。我看了老半天,还没弄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林老板是主角,那应该是好人,可他一点也不英雄,最后逃跑了。不如《地道战》、《铁道游击队》……
上中学,我在老家小县城的图书馆读到了小说《林家铺子》,我试图去理解林老板,但还是不能接受林老板的欺软怕硬,想不到今天再度和《林家铺子》见面,也是在图书馆,但光与影的画面我已经无法用眼睛捕捉。电影里人物的对话,苏日娜老师丝绸般柔和的旁白抚过我的耳畔,江南小镇20世纪三十年代真实的生活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想,林老板如果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他会是个干练守法的好商人,他会是能为妻女遮风挡雨的好丈夫好父亲,然而,他身处的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为了生存,他做不成好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林老板,当年的中产阶级,还有比他更受煎熬的底层贫民,他们的苦难史就是中华民族曾经的创痛……
今日,当我坐在宽敞舒适的图书馆,聆听文化志愿者和图书馆为我们盲人制作的无障碍电影,这鲜明的对比,加深了我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紧紧和祖国的命运相连,我们要感恩这个新时代,感恩祖国的强大,让我们能够无障碍地看电影,面对残疾带来的困难,我们不必像林老板逃避,因为祖国不会抛弃每个儿女,而且会建设更好的无障碍环境……
电影结束,拿到朱馆长发放的两部无障碍电影光盘,走出图书馆。北方的冬天,已经很冷了,但心里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