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内蒙古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了激发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勇气和信心,鼓励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树立典型,表扬先进,特推出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用人单位扶残助残先进事迹系列报道。
用人单位扶残助残先进事迹(三):
心系群众守初心助残脱贫担使命
——记乌兰察布市扶残助残女企业家史占花
史占花、女、1955年2月出生,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系内蒙古自治区第八、第九届党代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是化德县爱心企业家和扶残助残形象代言人。她的先进事迹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并获得了许多赞誉。2014年5月,史占花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史占花始终心系残疾人群众,自1986年创业以来,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通过开办工厂、创办爱心家园和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等形式扶残助残。2015年10月,在化德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史占花先行先试,办起了首家“脱贫车间”,通过发展服装加工产业,先后安置20多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脱贫。她还创办了爱心家园,安置10多名重度残疾人从事小零件组装,为重度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提供了精神、物质融合平台。
史占花说:“我是县里的第一批下岗职工。当初,若不是县里出资帮我开办点心加工小作坊,我也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我富起来了,我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困境,共同实现小康梦。”
史占花在平凡岗位上知重负重、无私奉献,她全心全意助残脱贫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人坚守初心、担当作为的精神品质和为民情怀。她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也必将激励更多有识之士投身扶残助残事业,为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注入新生力量。
用人单位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四):
科都薯业——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科都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主要从事马铃薯精淀粉、细纤维和植物蛋白的生产和加工。公司董事长张金,凭借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艰辛创业,不断拼搏,公司现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第一家配套建设自备污水处理厂,第一家开发马铃薯淀粉加工下游产品的优秀民营企业,被自治区政府认定为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张金董事长在带领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认真履行企业义务,积极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将企业生产中劳动强度小,操作简单的劳动岗位优先安置残疾人。公司自创建初期就成为全县残疾人就业基地之一。在年用工120多人中,有残疾人44人,月工资2000-2500元,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的同时,也为其家庭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不仅如此,公司还将淀粉加工产生的薯渣无偿送给周边的贫困户和残疾人家庭用以饲喂家畜,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2015年5月,在公司连续工作3年的残疾人张世君,因交通事故不能继续工作,在离职时,公司拿出5万元让他治病休养。同年8月,在公司从事清洁工作的郝建兵,因脑血管疾病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公司再次拿出5万元让他安心调养。这些小小善举如春风化雨,温暖着公司每一位残疾员工的心。
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增加投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用实际行动为残疾人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