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的一家手工坊内,十几名工人围坐在桌前制作挂件、编织袋,身后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中国结。“这挂件看着复杂,只要掌握制作方法很快就能做好。”张利娜正手把手指导残疾人员工们制作手工制品。
张利娜患有先天性右腿髋关节脱位,10岁时脊柱侧弯,身体被扭曲,身高永远定格在了135厘米。2010年,在当地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下,张利娜牵头创办了“化德县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后来又成立公司,目前有30多名残疾人员工在她的公司工作。
张利娜(左)在手工坊内指导员工制作福字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让残疾人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近年来,内蒙古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扶持残疾人就业的政策,2022年启动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残疾人线上线下招聘、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
12月1日,“大爱北疆 助业自强”全区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现场气氛热烈,共有35家企业提供了400多个专岗,并首次设置国企招聘专区,邀请8家国企入场招聘,提供75个残疾人专岗。
全社会扶残助残护残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乌兰察布市西蒙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第一家残疾人用工超比例的企业。“目前我们公司共有员工60人,其中有17名残疾人,他们的月工资有五六千元,另外每人每月也享受残疾人补贴。”企业负责人王炳朝说。
内蒙古青山残疾人综合辅助性服务中心是全区首家残疾人综合辅助性服务中心,经过不断地实践,摸索出一条“按需岗前培训+专车专人专班管理+矛盾纠纷主动调解”全方位管理的残疾人就业模式,中心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为残疾人搭建专门就业工作站,并配备通勤车接送残疾人上下班。肢体四级残疾的大专毕业生国清,在残联部门帮助下来到该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室工作,“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自己真正被认可了”。
出台政策、开展培训、搭建平台……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上了工作岗位。